一、廚房設備平面布置準則:
1、契合消防衛生環境要求:
(1)食物及用具制造,寄存時應做到生熟分開,臟物與清潔物分開、冷熱分開。
(2)燃油、燃氣調壓、開關站與操作差異開,并裝備相應的消防設備。
(3)高于300℃管道與易燃物粗距≥0.5M。
(4)未經凈化處理的油煙排氣口有必要高于附近高建筑物0.5M。
2、應充沛運用原有設備、設備、地勢,使各分區擁有合理空間,視界開闊,走道疏通便當辦理。
3、應充沛了解用戶既定菜式、一切安排、布置均以此為本。
二、工程規劃有必要把握的手資料
1、用戶既定菜式和大進餐人數,這是平面布置規劃的主要依據,依據此可確認主要設備、數量、類型。
2、用戶可供給動力:如鍋爐蒸氣,柴油,煤氣品種,電源(220V/380V)
3、廚房平面結構、尺寸圖及空間高度結構圖。
4、用戶的根本要求:如管路走向、污水出口、風機定位等。
5、旁邊面了解用戶投資狀況。
三、廚房作業區的差異、功能、主要設備的裝備
1、規范中式餐廳作業差異為:
(1)操作區:依據廚房平面圖及設備裝備狀況,有的還可分為紅案操作區、蒸煮區、烤制區等,其功能是滿足既定菜系,烹調工藝要求。
(2)粗加工區:其功能是摘去菜葉、根、莖狀況,魚肉開生、初加工處理。
(3)精加工配菜區:其功能是將粗加工食物改制,分配合適菜系要求。
(4)白案區:其功能是面粉類食物諧和、限制、工藝拼花、拼盤等。
(5)冷拼區:其功能是將不經加熱可直接食用的食物,開瓶、切制、拼花、拼盤等。
(6)洗消區:其功能是將餐具進行清洗、消毒、貯藏。
(7)冷藏區:用于生、熟易蛻變食物儲存。
(8)庫房區:用于米、面等不易蛻變食物儲存。
2、中式餐廳各分區主要設備的裝備:
(1)操作區:關于廣式廚房,其菜式烹調工藝有蒸煮、燒臘(烤制)鹵味及火炒四種工藝并重,偏重于燒臘和蒸煮,其操作區必備設備有:炒灶、蒸爐、腸粉爐、高湯爐、矮仔爐、烤乳豬爐、烤鴨爐、蒸灶或蒸爐、蒸汽柜。關于川式廚房,其菜式烹調工藝主要以爆炒為主,以煨、蒸為輔,其操作區必備設備有:強力鼓風炒灶、煲仔爐、蒸爐或蒸氣蒸柜矮仔爐。
四、廚房設備布置加熱設備及數量概算:
1、廚房平面布置的主要條件是滿足烹調工藝要求,盡量防止冷、熱穿插,清洗物與臟物穿插,力求各作業區就近作業。
2、充沛了解廚房空間、平面地勢、加熱設備的布置方位,應力求確保排油煙、新風體系少彎、距短、便當設備。
3、工程規劃中主要設備數量概算:
(1)炒灶:a.以宴聚餐式為主的餐廳或早茶式餐廳火眼數=餐廳桌數/5 b.以零客為主的川菜餐火眼數=進餐人數/40-50 c.部隊、校園火眼數=就餐人數/100大鍋灶=人數/200-300
(2)蒸飯柜、蒸柜爐:單門蒸飯柜可供250-300人主食或100-150人所需蒸菜,三層蒸柜爐可供50-100人所需蒸菜或30-50人主食。
(3)其它加熱設備:一般狀況下,200人以下的中餐廳其它加熱設備不宜超越2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