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適合吃巧克力
誤解之一:吃巧克力會長胖
事實:這是關于巧克力最不科學的誤解。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每天身體消耗的卡路里比攝入的卡路里少,便會一天天地長胖。每1.4盎司(約40克)的牛奶巧克力可提供210卡路里,由巧克力成分之糖分和可可脂產生,僅占人體每天所需2000卡路里的十分之一,即每天享用40克左右的巧克力是不足為驚的。更何況,現代科技已能夠生產"健美巧克力"(即無糖巧克力)。這種健美巧克力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減肥人士的福音,因為它不會構成攝入糖分的危險,同時又保留了巧克力的原始美味。
營養專家敬告:人體每天需要攝入一定量的脂肪和糖分來維持身體各部位的正常功能,特別是提供能量,幫助身體吸收重要的營養素和維持腦部功能正常運作。
舉例:吃巧克力和吃飯一個道理,吃飯八分飽剛好,飯要好吃的話,你吃十五分飽。想象一下會是什么效果??傊煽肆ι俪杂兄跍p肥,多吃會發胖。
誤解之二:巧克力是沒有營養的糖類食品
事實:巧克力其實是極具營養價值的糖類食品,巧克力能提供相當數量人類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品。僅1.4盎司(約40克)的牛奶巧克力就含有3克蛋白質,人體每天所需的15%維生素B2,9%鈣,7%鐵,9%磷,6%鎂和8%銅,更含有比普通牛奶成分更高的鋅、鉀、抗癩皮病維生素。
如果您的子女特別愛吃糖果,巧克力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它絕對較其他糖類食品更具有營養價值,又能滿足兒童饞嘴的要求。
資料來源:國際可可組織、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美國人類營養資料服務中心
誤解之三:吃巧克力會引起蛀牙
事實:任何食品中的糖分,要是在口中停留的時間久了,都會有引起各種牙齒疾病的危險,巧克力也不例外。但巧克力含有一種抵抗糖分中容易破壞牙床引起腐牙的酸性物質的天然成分。而巧克力的可可牛油所含的蛋白質、鈣、磷酸鹽及其他礦物質對牙床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減慢對牙斑的形成。再者,巧克力的糖分比任何其他食品中的糖分在口中要溶得快,所以食用巧克力對形成蛀牙的影響比食用任何其他糖類食品要相對少得多。
誤解之四:吃巧克力導致痤瘡
事實:吃巧克力既不會引起也不會加重粉刺,粉刺最初不是由任何飲食引起的。
誤解之五:巧克力含有大量咖啡因而導致"上癮"
事實:1.4盎司(約40克)牛奶巧克力僅含有相當于6毫克的咖啡因,僅占一杯普通咖啡含量二十分之一。所以,巧克力中咖啡因的問題早已不是研究的問題對象。如果說人們吃巧克力"吃上癮",那絕對只是巧克力本身特殊的天然美味以及加入其中千變萬化的內涵使然。
5.生蟲長霜
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遇到溫度變化時會產生物理性變化,尤其是在夏天,表面會形成白色晶狀物,類似白霜。而代可可脂不會因溫度差異產生表面霜化。為什么巧克力夏天會生白霜呢?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趙燕萍則表示:白霜、結晶導致巧克力表面顏色發生改變,只是因為巧克力的可可脂對溫度太敏感的緣故。巧克力顏色、形狀等物理變化,并不影響巧克力的質量,可放心食用。也正基于此,巧克力在存儲過程中,由于存儲不當,可可脂會經歷融化再凝固,可可脂溢出之后重新凝固,像一層白霜包裹著巧克力,雖然巧克力失去了光澤度,但這不是產品質量問題。
其實,先進的巧克力生產廠家對于原料的選擇和使用,對生產流程,溫度控制,生產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都有著非常都有一整套的質量監測保證體系,并嚴格執行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產規則,可以確保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但是,包裝完好的巧克力經過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已經經過了物流、倉儲等各個規模環節。而巧克力,尤其是含果仁的巧克力中蛋白質含量豐富,也成為小蟲子的"摯愛",當存儲環境較差時,就會被蟲子們咬破包裝乘虛而入,而它們咬破的小孔往往很難被肉眼發現,這就會給消費者造成錯覺,誤以為是巧克力本身長出的蟲子。而當大家購買的是容量較大的產品,打開包裝一次無法吃完再保存起來,或是非完全密封的產品時尤其容易被蟲子侵襲。
專家建議消費者選擇有規模,有生產能力,信譽好的大廠家制造的產品和知名的品牌。 在購買后,消費者應該將巧克力放置在清涼、干爽、清潔的室溫陰涼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遠離水和其它異味。保存巧克力時,溫度和濕度最為重要,環境最好保持干燥。保存溫度≤22℃,相對濕度≤55%。氣溫低于22℃時,只要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即可。夏天溫度過高時,可將巧克力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不要放在冷凍室。剛從冰箱取出的巧克力最好等它恢復到常溫再食用,這樣可以使巧克力香醇的味道充分散發出來。而打開包裝的巧克力則應盡量密封冷藏保存。